“好公司没有那么多,遇到了一个我们就尽可能地多投。”
文丨簪竹
来源丨投中网
2022年,深圳不经意间冲出了一家叫做钛信资本的黑马PE。
在中国的VC/PE圈内,钛信资本并不能算是一个大家很耳熟的名字,但打开它的投资组合,排兵布阵的都是行业里罕见优秀的龙头公司。
比如,去年三季度上市的国产CPU龙头海光信息、国产测序仪龙头华大智造,上市首日收盘市值分别超过1000亿、400亿,都是当下核心赛道的核心龙头,也是一级市场上难得一遇的现象级项目。此外,钛信资本前两年上市的道通科技、奥美医疗等,也都是所在行业的中国第一、全球第一或第二。
这两年GP们都说要投龙头,但投出千亿级公司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。
如果只是投了一些明星项目,倒也不算很稀奇。众所周知,中国一级市场有很多闷声发财类型的“长尾”机构,最喜欢跟投明星企业的Pre-IPO轮。
但钛信资本可不是简简单单的跟投而已。查阅以上提到的几家上市公司的招股书,钛信资本的单项目投资额都是数亿级别的,其中华大智造一家就投了6.3亿元。细看整个中国一级市场上,有多少能单笔开出5亿元以上支票的市场化PE机构。钛信资本的实力要远远超过了它的知名度。
集中投资95分以上的项目
在VC/PE扎堆的深圳南山区,投中网见到了钛信资本创始人高毅辉。高毅辉的履历并不复杂,他是中国首批保荐代表人,从1998年进入资本市场,行业深耕24年,在中信证券做了十多年投行和投资,曾任中信证券投行委及金石投资执行总经理、中信直接投资组负责人。2015年高毅辉离开中信创立了钛信资本,用七年时间扎根布局,在他领军下的这家机构,跑出了不一样的稳健步伐。
谈起钛信资本的投资风格,高毅辉的阐述非常的简洁:“聚焦投资龙头企业。”这句话乍听之下并不特别,但搭配一组数字再看的感觉就非常不同了:钛信资本创立7年,一共只投了12个项目,平均下来每年还不到两个;这12个项目总投资超30亿,平均单个项目投资额近三亿元!
高毅辉说,在追求稳健平衡和价值成长的基础上,我们会尽量集中。假如有10个90分的项目,与1个95分的项目,钛信会更倾向把资金集中投向于那个95分的项目。
这句话并非虚言。钛信资本确实在集中投资那些全球前列的优秀企业,前面提到的已经上市的华大智造、海光信息,合计投资就近10个亿;而在2022年2月,全球最大的8英寸氮化镓芯片IDM企业英诺赛科D轮融资中,钛信资本领投进去大几个亿。据了解,这是钛信资本目前为止单笔投资额最大的项目。谈到这些企业,高毅辉表示:“好公司没有那么多,遇到了一个我们就尽可能地多投。”
虽然“集中重注”也是当下很多GP挂在嘴边的热词,但钛信资本却做到了极致。
当前一级市场正面临着重大的变局。由于注册制改革,以及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问题,中后期项目现在被普遍认为并不好投,2022年不乏让VC/PE机构浮亏的IPO,促使越来越多的PE机构在把投资阶段往中早期前移。但钛信资本并没有选择跟从这一潮流,高毅辉明确向投中网表示,钛信资本会坚持投中后期的定位。
高毅辉表示:“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基因,钛信资本的基因是擅长投中后期,特别是在Pre-IPO项目的把握上,是我们的能力圈能够完整覆盖的。”面对变局,钛信资本的做法是抓大放小,继续强调要集中投资高稀缺性、高成长性的大型龙头企业。
事实证明,PE机构并不是必须往中早期走才有出路,钛信资本的这种打法带来的成绩堪称优异。目前统计来看,钛信资本陆续投资的几大龙头,奥美医疗、道通科技、海光信息、华大智造逐一登陆A股,都有不错的上市表现。取得的这些成绩,无非就是钛信资本在“聚焦投资龙头”上七年磨一剑的长久坚守所带来的。
高毅辉向投中网表示,他2015年创立钛信资本的时候有一个明确的理念:不盲目追求规模,而是持续创造现金流回报。目前来看钛信资本的确做到了。
追求命中率 只投“确信”的项目
集中投资的打法要想成功有一个基石,那就是看得准。钛信资本投的12个项目,目前已有5家实现上市,1家回购退出,且平均投资周期仅仅3.5年,其余6个项目目前也都在有序发展中。
黑石创始人苏世民说,做投资的第一要诀是不要亏钱。高毅辉也信奉这一原则,他表示,一个失败项目带给一家投资机构的伤害,是十个成功项目都难以挽回的,因此钛信资本高度重视成功率。在钛信资本的信条中,拿投资人的钱交学费是绝对不能接受的。这种心态让钛信资本在投资时高度的谨慎。高毅辉常说的一句话是:中国机会很多,没必要去投看不懂的公司。
秉持这一原则,钛信资本的漏斗模型是业内少见的极端。高毅辉告诉投中网,钛信资本一年要看200个以上的项目,大概20个进入尽调,最终可能只会投1、2个。这1、2个最终投资的项目必须是“确信”会成功的公司。行业的未来容量有多大?竞争格局是怎样的?公司的市场地位能够保持吗?利润空间有多大?这些问题都必须有清晰的答案,如果还有感觉判断不清楚的地方,那就先不投。
一年开枪的机会还不到两次,这要求投资团队足够的克制。
钛信资本投了这么多中后期项目,但没有一个项目掉进估值倒挂的坑里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钛信资本不盲目依赖相对估值法。钛信资本要求所有的投资一定要看清楚公司未来的收入和利润,把它们作为估值的基础。对于估值有不正常溢价的项目,钛信资本同样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不投。
因为出手的次数少,钛信资本对单个项目的“关照”是一般的投资机构难以比拟的。举一个例子,2017年钛信资本投资道通科技,当时钛信还没有深圳办公室,高毅辉亲自带领投资团队从北京来访深圳多次,前后“驻守”了一个多月,基于公司整体情况以及汽车电子产业链,对道通科技进行了最彻底的“尽调”。这大概也是钛信资本敢于下重注的底气来源。
敢于出手,不回避分歧
但是,这并不是说“谨慎”二字就是钛信资本的成功法门。相反,仔细捋一捋钛信资本的投资组合,你会发现里边争议性(或者说分歧)很大的项目还不少。
道通科技就是其中之一。2017年高毅辉飞赴深圳考察道通的时候,恰恰是后者的第一次A股IPO申报被终止之时。虽然IPO申报被终止并不意味着企业一定有问题,但大部分投资人肯定都会选择回避这样的项目。钛信资本选择在此时下数亿元的重注,对决策力的要求是不言而喻的。
对华大智造的投资也不像后来看起来那么容易。2019年华大智造刚刚启动融资的时候,其里程碑产品T7才刚刚发布,市场反响尚不明朗。钛信资本却很快发掘到华大智造的核心价值,快速决策且陆续投进去6.3亿元,是华大智造B轮融资最早投资的机构之一。随着中国新一轮科技创新崛起,真正的硬科技成为了投资界关注的焦点,作为生命科学领域中真正掌握着枪杆子的企业,华大智造也随之被投资人踏破了门槛。
高毅辉回忆道,现在大家都认可了华大智造国产测序仪的战略价值,但三年前很多人好像还不能接受这一点。钛信资本刚投资华大智造的时候,高毅辉跟一些同行说起,对方的反应经常是表示不能理解。
但在钛信资本看来,2019年的华大智造跟现在其实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。基因测序仪是整个生命科学的基础设施,它的战略意义从一开始就是明摆着的。具体到华大智造这家公司,2019年已经推出了DNBSEQ-T7,钛信资本查阅了国际机构对T7和Illumina对标产品的对比,数据显示T7的性能已经是世界最一流的水平。“华大智造剩下的问题只是用户的接受、品牌的打造、渠道的建设,只是需要时间而已。”高毅辉表示。
高毅辉向投中网强调,钛信资本不太关注外界的议论,如果一家企业的产品在技术上是站得住脚的,对人类又有无比巨大的意义,那么它一定是有内在价值的。
从对道通科技和华大智造的投资上,都能看到钛信资本这种不惧怕分歧的一面。高毅辉认为投资中的分歧总是存在的,而且“大家都认可的项目很可能不怎么赚钱”。在当前的一级市场上,这可能是比谨慎还要难得的品质。钛信资本成立以来投出的项目,上市后都有很好的市场表现,成为现象级的企业,跟这一点是分不开的。
精品投资的时代标杆
某国内著名母基金合伙人曾向投中网感慨,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过让他“眼前一亮”的GP了。他吐槽的是当下中国一级市场的同质化,他的大意套用歌词翻译一下差不多是:大家投着差不多的赛道,用着差不多的策略,讲着差不多的逻辑……
但像钛信资本这样的GP在业内实属难得一见。平均一年投不到两个项目,平均单个项目投资额近3个亿,且不乏华大智造、海光信息这样的超级IPO,这些案例和数字摆出来就让人眼前一亮。
高毅辉说,钛信资本的愿景是“做精品投资的时代标杆”。类似的话业内人士大概已经快耳朵听出老茧了,以至于很多人见到类似的话已经会自动翻译为“募不到足够多的钱”。但钛信资本难得一见的不仅有口号,还给出了极具说服力的行动。精品投资的标杆,大概就长这样了吧。